机械阀门资讯
机械市场|两大因素促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
2015-01-13  浏览:38
机械之家讯:人工替代和产业升级两大因素驱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凭借工程师红利,将出现长达20年的黄金发展期。预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及系统市场空间超千亿,本土企业有数十倍成长性。

两大因素驱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

第一个驱动力是机器代替人工。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80、90后已经成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主力,相比60、70后,他们诉求较多,其中的显着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工资低、单调重复繁重、环境差的工作,导致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每到岁末年初这种“民工荒”现象在沿海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从事这类工作。

其二是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经济性不断提升。一方面,劳动力工资全面上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速,到2010年已经超过5000美元,而且由于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涨幅比城镇职工还要快。另一方面,机器人本体价格不断下降。机器人价格下降不仅是国际趋势,而且还因为主要国际巨头纷纷在中国设组装线,降低本体成本和价格。继ABB之后,安川和库卡也开始在中国建设组装线,并于2013年投产,两家在中国最终年产量将合计达11000台,相当于201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的近一半。川崎于2012年12月24日也发布消息要在中国建组装线。

上述两项因素,导致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经济性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期越来越短,有的甚至两年就可以回本。

第二个驱动力是产业升级。日韩等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都出现大幅下降,日本GDP从1956-1973年年均复合增速9.22%下降到1974-1991年年均复合增速3.95%,产业结构也出现三个变化:一是传统重化工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渐萎缩,产业内重组与整合明显加强;二是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智能化设备的大规模普及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三是服务业占比上升与消费升级并存。

反观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日本70年代初类似,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升级是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自动化成套设备相配套。

工程师红利可观

与其他行业一样,我国机器人企业在与国外竞争时,拼的是价格和服务,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只是表象。在核心零部件(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受制于人、进口零部件价格不低于国外对手、进口零部件占本体生产的机器人本体原材料成本高达85%的情况下,追本溯源,之所以能有价格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源于充裕的工程师供给以及较低的工程师价格,即工程师红利。

凭借工程师红利,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可以在应用软件修改和售前售后服务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本体生产领域,可以在底层软件修改、对底层软件进行定制化服务以适应最终客户和集成商要求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从我国在校生人数以及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来看,工程师后续供给仍会比较充裕。

国内机器人行业工程师目前平均年薪近8万元,欧洲和日本机器人行业工程师平均年薪40万元左右,根据欧洲、日本和我国工程师工资过去增长情况,假设欧日工程师工资年均增长1.5%,我国工程师工资年均增长10%,那么我国工程师红利可以维持21年。悲观假设我国工程师工资年均增长15%,那么我国工程师红利也可以维持14年。

市场空间巨大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新线不断投产,电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处于高位,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应用数量得以迅速提升,2011年我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22,577台,同比增长高达50.7%,增速位列全球第一,需求量位列全球第三。截至2011年末,我国工业机器人存量规模已经从1999年的500台上升至74,317台,占全球保有量的6%,排在日本、美国、德国、韩国之后,位于第5位。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即每万个工人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安装数量)还非常低,只有21,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低于全球55的平均水平,未来有大幅提升空间。2011年末,我国制造业有4088万职工人数,假设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与全球55的平均水平相当,则需要工业机器人22.5万台,目前我国已有7.4万机器人存量,那么将新增工业机器人15.1万台。

现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均价30多万元,我们判断国内工业机器人价格呈下行趋势,假设未来均价25万元,那么我国制造业对应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接近380亿元,算上系统的话,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140亿元(按照系统规模是本体3倍测算)。

目前在我国,沈阳新松机器人、安徽埃夫特、广州数控是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的第一梯队,其中沈阳新松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背景,研发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安徽埃夫特背靠奇瑞汽车,有客户资源优势;广州数控有自身的数控系统和伺服电机优势。但总体来说,本土机器人企业竞争力还较弱,国内80%市场被ABB、发那科、安川、库卡这样的跨国品牌占据。

国外机器人公司无论是本体还是系统集成,规模都可以做到1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本体和系统集成规模合计可做到200亿元。而我国龙头企业新松机器人2012年的规模也才只有10亿元,未来成长性数十倍。

机械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钢管,板材,铝管,铝材,板材钢管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板材钢管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板材钢管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机械之家:http://jixie.jc68.com/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机械 的产品:
  • 机械阀门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陶瓷头条 空调头条 卫浴头条 洁具头条 油漆头条 涂料头条 地板头条 吊顶头条 衣柜头条 家居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深圳建材 香港建材 佛山建材 广州建材 东莞建材 惠州建材 南宁建材 崇左建材 来宾建材 河池建材 贺州建材 百色建材 玉林建材 贵港建材 钦州建材 防城港建材 北海建材 梧州建材 桂林建材 柳州建材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