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阀门资讯
机械市场|高端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机器人产业遭遇尴尬
2015-01-13  浏览:38
机械之家讯:
为实现我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规划》提出,要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强化基础、质量为先”的原则,实现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同时,《规划》还明确了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规划,以及产业路线图,近年来,我国针对机器人产业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与此同时,机器人产业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井喷之势

在国家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出现井喷之势。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巨大,机器人企业众多,产量规模大,市场份额也在逐步上升。

世界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2014年世界机器人统计数据报告》显示,预计到2017年中国生产使用的机器人总量将由现在的16.2万部增加到42.8万部,而北美地区预计总量为29.2万部,欧洲最大的5个经济总体预计为34.3万部,中国将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的第一使用大国。
在优品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望涛看来,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基本成型,关键零部件也从无到有,实现了自主生产。“机器人产品结构上直角坐标、SCARA、关节型、并联机器人都已具备,汽车、电子是机器人使用最多的行业,并迅速向其他行业扩展。”

望涛表示,从三大核心零部件到各种类型本体,各行业系统集成,以及人才培训、服务等后市场,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已经初步完善,并涌现出汇川技术(伺服驱动)、沈阳新松(AGV)、成焊宝玛(汽车焊装集成)这样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销售占比上,国内机器人企业份额从2013年的11%上升至2015年的15%;从产品结构上,2015年上半年,国内多关节机器人销量位居第二位,同比增长91%;从产品性能上,按日本机器人协会的评测,我国国产多关节机器人已达到日本70%的水平。

另据GGII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6.52万台,同比增长23.7%。

核心零部件仍是“瓶颈”

尽管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然而,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机器人产业却存在着“大而不强”的尴尬。

深圳市思格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高瞻分析说,机器人核心部件空心化、应用低端化、主流市场边缘化是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典型写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购或者投资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而我国与机器人有关联的企业超过4000家。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前,我国机器人企业主要扎堆于中低端,技术水平低,大多为三轴和四轴的机器人;而高端核心技术例如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大多直接采购国外产品。

“从事机器人关键路部件、本体研制和系统集成的厂商众多,但盈利能力、高端市场占有率、关键零部件的市场认可程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国产机器人的竞争力较低。”罗高瞻表示。

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80%以上厂商本体业务出现同比增长,但是盈利能力却不尽如人意,机器人本体业务亏损面高达70%。

“部分地方政府过于注重产业园区建设,对于技术积累、研发能力、市场化的历程估计不足,重复性投资现象严重。”望涛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1月,中国在建和已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30个,规划年产值总计超过4000亿元。
“企业规模小而散,量的增长大于质的增长,缺乏核心竞争力。”望涛表示。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70%的工业机器人销往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其中,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5.7万台,同比增长56%,约占全球销量的1/4。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销售量为1.6万台,同比增长78%;国外机器人厂商销售量为4.1万台,同比增长49%。

罗高瞻表示,高端机器人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及时间的投入,且风险较高,导致厂商扎堆中低端市场,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充满挑战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频出,其产业也在快速扩张,然而,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存在高端核心技术缺乏的短板。

望涛坦言,国内在机械制造领域基础较发达国家薄弱,发展起步晚。国外优秀企业在高端技术与市值垄断使得国内企业只能从中低端向高端逐步跨越。

“目前国内企业的最大短板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技术的突破与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望涛说,不过,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一些突破,比如沈阳新松。

“中国在尖端智能技术、关键零部件、标准化体系建设、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既缺乏创新创造的氛围,又缺乏相关服务体系的支持,导致转型高端化困难重重。”罗高瞻说。

而据望涛分析,三大核心零部件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据悉,机器人控制器相当于人的大脑,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就是工业控制板卡,包括一些主控单元、信号处理部分等电路,国产品牌已经掌握;软件部分主要是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国产品牌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还有差距。而伺服电机在机器人中用做执行单元,是影响机器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伺服系统市场TOP15厂商中,前三名均为日系品牌,总份额达到45%。西门子、博世、施耐德等欧系品牌占据高端,整体市场份额在30%左右。而国内企业整体份额低于10%。

望涛介绍,机器人减速机市场高度垄断,普及期国产减速机无法实现全面进口替代。RV减速机是纯机械的精密部件,材料、热处理工艺和高精度加工机床缺一不可。我国在这几个方面长期落后,并非单靠某个企业所能解决。

其实,无论是机器人核心技术的落后,还是产业链的不健全,亦或是经验积累缺乏,这些或许都需要时间的磨砺。

罗高瞻建议,体系健全是关键,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国家和企业的共同推动,才能提升研发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扩大使用范围。

“国家可在政策上给予优惠,通过补贴、免税等多种方式促进行业技术的提升。在行业发展上,引导产业优势向大型企业集聚,提升行业集中度,进而改变如今行业企业多而小的格局,加大企业行业竞争能力。”罗高瞻说。

机械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钢管,板材,铝管,铝材,板材钢管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板材钢管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板材钢管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机械之家:http://jixie.jc68.com/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机械之家 的产品:
  • 机械阀门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陶瓷头条 空调头条 卫浴头条 洁具头条 油漆头条 涂料头条 地板头条 吊顶头条 衣柜头条 家居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深圳建材 香港建材 佛山建材 广州建材 东莞建材 惠州建材 南宁建材 崇左建材 来宾建材 河池建材 贺州建材 百色建材 玉林建材 贵港建材 钦州建材 防城港建材 北海建材 梧州建材 桂林建材 柳州建材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