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阀门资讯
机械市场|制造2025着眼未来趋势 迎战新一轮洗牌
2015-01-13  浏览:19
机械之家讯:中国制造业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已有的发展条件是制造业转型的基础。庞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完善的产业配套优势、多层次的空间梯度优势、升级中的消费需求优势,这些优势内生于成长中的中国市场,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自发力量。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投资界看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将是下半年影响面最广的创新主线。黄若谷表示,制造业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3,市值的2/5,影响面非常广。在国家鼓励支持下,制造业升级最快捷的方法是借助牛市融资,然后到欧美收购先进企业。特别看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这三大投资方向。在此基础上,偏好有并购整合及海外扩张经验或潜力的公司,建议投资相应的股票组合。

建议投资者在三季度继续看重成长性公司及传统转型公司的机会。“中国制造2025”是成长的大风口,建议沿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端三个领域进行配置。其中,智能制造领域中的机械、军工、新材料,工业互联网领域中的通信、电子、计算机,应用端领域中的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将受益。国泰君安还推荐了供应链金融3.0、迪士尼、国企改革及新能源汽车主题。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使得次新股板块集中受益,也是其推荐的方向。

赵扬表示,看好科技股。他认为,科技股将贯穿本轮牛市,类似于2006年至2007年牛市的金融地产。赵扬认为,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技术和创新驱动。具体到细分领域,最为看好“中国制造2025”,其次是“互联网 ”。

迎战新一轮洗牌

6月6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英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日本落后约60多年。

无论落后多少,现实是,中国必须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并找到除低端制造外的精准定位。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供应链(来自不同地方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经由它进入成品生产)已改变世界,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接近80%,其中包括约12万亿美元的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

渣打全球题材研究主管祈文礼(JohnCalverley)把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上升视为一种颠覆性趋势,全球供应链因中国传统制造业低价优势的丧失而重新整合。

渣打银行的研究显示,未来十年,全球供应链性质的改变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身为全球最大供应链源头的中国,将剥离很大一部分低成本制造业。印度和东盟可能从此次低成本制造业迁移中获益,孟加拉国和非洲也将分得一杯羹。

中国围绕“一带一路”计划建设基础设施的战略,预示着全球供应链将扩张至相对较新的地区。

一项对中国华南地区制造业的调查显示,华南制造业中心11%的工厂计划迁往海外。中国在新地理空间中重新获得基础设施空间,同时成为东盟等经济体的装备、器材供应方。

从手机供应链来看,全球最有活力的手机企业基本上以亚洲为主,其中最主要的两股势力来自中国和韩国。截至2014年,中国的小米、华为、联想、酷派、中兴、TCL、Vivo、OPPO、金立等9家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1.3%。韩国仅靠三星和LG就占到30.1%的份额,接近上述中国9家公司的总和。事实上,韩国厂商在手机制造上实现了全球化布局。其中,三星约有50%的手机在越南生产。

由于技术优势,三星、LG等韩国企业不仅占有部分终端市场,还是手机零部件最重要的供应商。手机液晶屏、闪存、处理器、摄像头等关键零件,中国手机厂商需要大量从韩国企业采购。苹果iPhone6所采用的屏幕就来自LG供应的液晶屏幕,iPhone6卖得越好,LG的产品也就卖得越好,并从中分享部分利润。

中国手机企业具备学习与营销能力,具有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但基本上不具备芯片级的技术与制造能力,核心零件依赖进口,比如手机芯片要么采购高通的骁龙系列,要么从三星购买。手机的液晶屏也主要来自LG、三星或者夏普等供应商。中国因此成为韩国手机零件最大的出口市场。

以苹果公司的数以百计的供应商为例,位居前200名的供应商能满足苹果公司所需要材料的97%,包括流水线制作,装配和原材料等,范围遍及美国本土、日本以及中国等国家。

中国不仅需要从全球采购原材料保障经济安全,更需要制订中国智造2025计划,以及时填补低端产业转移后的市场空缺。

与日韩等国的供应链条整合,瞄准德国工业4.0的目标,中国工业既有中端制造的需求,也希望弯道超车赶上智能时代,这并不容易。中国有智能商业平台,但在智能制造上没有显露优势。训练有素的工程师,缺乏天马行空的实践氛围。

在享受完低价优势后,中国需要新的不可取代的比较优势: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庞大的工程师队伍,以及便捷的基础设施物流网络。谁能掌握智能制造的密钥,谁就能够在供应链中占优势。

着眼未来趋势

一季度,苹果手机全球销量超过6000万部,在中国市场更是备受众多“果粉”青睐。不过,国内“果粉”或许不会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表明,虽然苹果手机在中国制造,但实际完全由美国公司设计和拥有,多数元件在其他国家生产,只是组装在中国完成。因此,在一部苹果手机的批发价格中,日本、德国、韩国各自能从中获得34%、17%、13%的价值,而我国只能拿到3.6%。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附加值较低的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好在根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目标已经明确——由大变强,成为制造强国。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构建起门类齐全、具备相当技术水平和成套能力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一个能够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独立自主完整工业体系的民族,肯定不会躺在总量世界第一的成绩单上睡大觉。多年来,关注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声音越发密集:有的聚焦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坦言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有的剖析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直陈技术密集型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偏低,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有的分析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单位GDP能耗等关键指标多年不见起色;有的戳中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品牌等痛点;有的着眼未来趋势,为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不高而着急……

难之所在,机之所生。根据《中国制造2025》,我国将大体分“三步走”、用3个10年左右时间,最终跻身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笔者以为,在此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很值得关注。

——培育好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互联网 ”渐行渐近的大背景下,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调适理念,顺势而为。比如,在扩大有效需求过程中,我们要拓宽视野,通过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释放我国的先进、优势产能。实际上,国际层面的竞争与合作,反过来也会倒逼中国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又如,今后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互联网 ”这个全新跳板。互联网带来的深刻改变,决不仅仅体现为“从线上到线下”,而是对产业和企业进行重新构建,生产、营销、财务、人力、组织架构等方面都会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而加速变化。

——锤炼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功。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技术这“四基”,是目前制造业的最弱环节。

基础不牢,往往多交“学费”。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需的高端设备、关键材料大多依赖进口。过高的对外依存度,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另外,基础不牢,也直接影响到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营造好制造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工程,“我们马上会出台具体项目,储备项目也将加快审批”。对此,我们既投之以赞赏,也抱之以期待——是不是所有项目都有必要审批?那些已经列入国家规划、符合条件的项目,能不能简化审批程序,实现快速畅达?

近百个智造项目正在公示

据了解,目前一批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正在公示,一共涉及94个项目,申报单位包括众多研究所、上市公司等。研究所方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有工业大数据服务标准化与试验验证系统、工业物联网技术要求标准化与试验验证系统等9个项目入选,是入选项目最多的单位。

此外,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也有智能制造测控装备语义化描述和数据字典标准研究与验证平台建设、数字化车间集成与互联互通标准研究和验证平台建设等7个项目入选。

除了以上两个“大户”,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等也有专项项目入选,涉及的专项项目可谓“上天入海”。不少上市公司申报的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也出现在公示表上,其中,包括海尔集团公司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智能工厂参考模型研究与验证、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彩电行业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应用标准试验验证等。

早在今年的3月9日,工信部就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并下发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行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指出试点示范项目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此前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就已提出将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以及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

从前述媒体消息来看,该领导小组的组建也在加速推进之中。此前,齐鲁证券策略研究员徐驰就对记者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仅仅是今年智能制造(工业4.0)的第一个政策风口。后续仍有一系列相关部委及地方的配套政策将会加速落地,形成持续性风口,预计智能制造将形成贯穿全年的持续性主题机会。”
机械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钢管,板材,铝管,铝材,板材钢管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板材钢管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板材钢管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机械之家:http://jixie.jc68.com/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机床 的产品:
  • 机械阀门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陶瓷头条 空调头条 卫浴头条 洁具头条 油漆头条 涂料头条 地板头条 吊顶头条 衣柜头条 家居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深圳建材 香港建材 佛山建材 广州建材 东莞建材 惠州建材 南宁建材 崇左建材 来宾建材 河池建材 贺州建材 百色建材 玉林建材 贵港建材 钦州建材 防城港建材 北海建材 梧州建材 桂林建材 柳州建材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