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阀门资讯
机械市场|制造业面临三大矛盾 制造强国”少不了创新和匠心
2015-01-13  浏览:38
机械之家讯: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资源浪费、污染严重……面对我国制造业的重重矛盾,必须更加坚定地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脚踏实地、稳打稳扎、精益求精。

3.6%——这是我国组装一部苹果手机获取的价值。2010年亚洲开发银行调查发现,生产一部苹果手机所需的178.96美元成本中,超过60美元流向了日本,30美元流向了德国,23美元流向了韩国,中国所得仅6.5美元。

80%——这是我国一些高端元器件进口的比重。统计显示,我国所需的高端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高铁装备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80%以上依赖进口;我国80%的机器人依赖进口;目前80%的高端数控机床仍依赖进口……两组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到底缺什么?“药方”又是什么?近日,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记者在会议期间,就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专家。

制造业面临三大矛盾

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的真实写照。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早在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3306.8亿美元,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1.5%,而工业发达国家均大于35%,美国、德国等甚至超过40%;制造业增加值约占我国GDP的32.6%,但其能源消费却占全国能耗的58%。

“我国制造业还面临诸多矛盾,较为突出的有三大问题: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资源浪费、污染严重。”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指出。以创新能力为例,据统计,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及全球竞争力指数在世界上仅位于25名到30名左右。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制造业再次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比如美国制定“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英国抛出“高价值制造”战略。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对我国制造业提出挑战。

在此背景下,2013年1月中国工程院即组织50名院士和100多名制造领域的专家启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同年底,作为阶段性成果,中国工程院提交制定“中国制造2025”建议。“现在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将制造业再推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说。

并非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的任务要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艰巨,发展方式将是“并联式”的发展过程。

作为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规划,“中国制造2025”被很多人视为德国的“工业4.0”。对于这一看法,院士们并不赞同。“德国是工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确实借鉴了‘工业4.0’的部分内容,但不是它的翻版,而是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关于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战略规划。”院士们反复强调。

“工业4.0”,是德国2013年4月在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上正式推出的新工业战略计划,其目的是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虚拟系统,使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在柳百成看来,它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朱高峰亦持相同看法,“两国的制造业基础不同。”德国是制造业强国,普遍处于从工业3.0向4.0过渡的阶段;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处在工业2.0阶段,有的已达3.0阶段,仅有极少数接近4.0水平,因此“中国制造2025”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工业4.0”。

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企业的类型更加多样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式必然是‘并联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工业2.0、3.0、4.0齐头并进。”朱高峰说。

此外,朱高峰认为,对德国制造业而言,技术和产品质量已不成问题,但这正是我国制造业现阶段面临的一大问题,需下功夫着力解决。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损害了国家信誉和形象。

简而言之,“‘中国制造2025’的任务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说。“‘中国制造2025’面向整个制造行业,它不是具体规划,而是面向全行业的行动纲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是它的三个发展方向。”朱高峰强调。

工业设计须高度重视

中国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几乎不到1%。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这一环要补上。由大变强,如何破题?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开出“药方”,我国制造业强国进程可分“三步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的中等水平;2045年,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其中,“第一步”即“中国制造2025”要达到的目标。屈贤明向记者透露,“中国制造2025”主要有4大亮点:一是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三是强化工业基础;四是在十大领域重点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在屈贤明看来,智能制造有3层含义——产品的智能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以及管理、服务的智能化。

除了智能制造,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看来,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还要学习德国工业制造的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他说,近年来,很多制造业企业和工人缺乏对细节的追求和把控,产品功能、质量、可靠性、工艺水平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李伯虎还强调,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很早就已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动力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一般可占到总产值的5%到15%,高的甚至可占到30%,而中国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几乎不到1%。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这一环要补上。”李伯虎说。

机械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钢管,板材,铝管,铝材,板材钢管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板材钢管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板材钢管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机械之家:http://jixie.jc68.com/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阀门 的产品:
  • 机械阀门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陶瓷头条 空调头条 卫浴头条 洁具头条 油漆头条 涂料头条 地板头条 吊顶头条 衣柜头条 家居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深圳建材 香港建材 佛山建材 广州建材 东莞建材 惠州建材 南宁建材 崇左建材 来宾建材 河池建材 贺州建材 百色建材 玉林建材 贵港建材 钦州建材 防城港建材 北海建材 梧州建材 桂林建材 柳州建材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