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阀门资讯
机械市场|LED照明企业如何“专利”制胜?
2015-01-13  浏览:40
机械之家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和司法保护、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等等,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及管理,对LED照明行业来说,《行动计划》是机遇也是挑战。

回首2014年,LED行业众多专利热点事件仍然让我们记忆犹新:亿光VS日亚化、宏齐VS科锐、道康宁VS北京康美特、GE照明VS CRS、飞利浦VS Schréder......一系列接踵而至的LED专利诉讼,不仅使国内LED企业在“硝烟”中成长,也使中国LED照明市场在“战争”中壮大,2015年,在全球专利大军进攻之下,我国LED照明企业如何在LED竞争市场中制胜呢?

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或将持续增长 LED技术发明专利是短板

2014年11月6日,我国首个知识产权法庭在北京揭牌。截至12月5日,该院共受理案件221件,其中一审案件219件,二审案件2件。一审案件中,知产行政类案件138件,均为专利、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其中专利行政案件52件,商标行政案件86件;知产民事类案件81件,其中侵犯专利权案件45件、计算机软件案件4件、技术秘密案件1件,涉及驰名商标案件1件。目前,上述案件已陆续进入实体审理程序。

我国的LED专利申请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申请数量已超过8万件,年增长率超过3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技术领域集中在封装及应用(约占88%)。单纯从数量上来看,貌似差距不大,但进一步剖析,却再也Hold不住了。相关研究机构的LED专利数据指出:在我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LED专利数量排在前10位的申请人依次为富士康集团、飞利浦、夏普、欧司朗、LG、三星、海洋王、友达光电、松下和荣创能源,其中只有海洋王一家中国大陆企业(排名第7),其申请量仅占前10名总和的5%;国内申请LED专利的总授权率约为54.8%,发明专利授权率23.3%(国外为41.2%);授权专利中发明约占22%,PCT发明不足6%;即使我国有一定优势的应用领域专利中,约占80%的实用新型专利,PCT专利仅占3%……我国LED企业的原始创新着实不多。

截止目前,我国在LED技术方面拥有的专利数量排在世界前5位,但是发明专利少,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比例高,在蓝光、白光、MOCVD等关键技术上核心专利缺乏,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的不足。部分涉及底层的核心LED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于科研院所,LED企业的大量申请主要在封装和应用领域。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自主专利较少,产学研合作松散,整体上专利转化效果低,且降低了企业运用专利进行风险抵御的能力。

为什么要开展专利管理? 专利是防御和进攻的武器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4年12月1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世界创新者共提交了约257万件专利申请,比2012年增长了9%。2013年,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26.4%,居全球第一。该报告评论称,全球专利年申请量2013年继续延续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以中国两位数增长为支撑。

企业开展专利管理,不仅能在整体上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也可合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同时,有效的专利管理可显著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对外发展的智力基础。

目前LED技术发展迅速,企业在产品上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专利角逐。企业采取积极的专利管理策略不仅数量上有提升更有质量上的突破,从优秀的技术转化到市场认可的产品,专利管理成为充当其冲的智力保障,海外专利风险俨然已经成为LED企业走出国门的拦路虎。

企业专利管理首要的是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是以企业核心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研发人员为主力,专利管理部门带头,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法律事务等各个部门协调配合互为支撑的制度体系。现代化企业专利管理的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维持专利运营的成本压力迫使企业必须定期估算企业专利资产,并将其纳入企业核算管理体系,特别是科研型企业。

此外,知识产权日益凸显LED创新技术价值。近两年,日亚化学JP4530094专利遭日本特许厅审决无效、亿光胜诉一事;紧接着 LED封装厂宏齐发表声明指出,已于美国时间12月5日在美国北加州联邦地方法院控告LED大厂科锐(Cree)及其关系企业--香港科锐与上海科锐光电侵害宏齐旗下美国LED专利;道康宁公司指控,北京康美特利用道康宁的专利有机硅技术生产产品并以北京康美特品牌进行销售。这一系列的事件都表明专利拥有自己的专利组合,LED企业面临竞争时能够显得更加从容,面对收购时也更有筹码提高交易价格。

相应的,随着专利越来越多,侵权事件也增多。有专利法律人士表示,拿LED行业为例,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发明等都会申请专利,一个LED照明产品里可能会有几千甚至上万个专利,专利就越来越多,所以这种情况下,侵犯别人专利权的可能性及概率就加大了。

同时,专利成为企业防御和进攻的必备武器,2015年LED照明企业在专利维护与管理中更多的执行,然而中国还有大量的LED照明企业,存在成立时间短,专利储备不够的问题。如何让大中小LED灯饰企业化解风险,不倒在专利纠纷的脚下,是一个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将LED专利知识权战略视为安身立命之本

大家也知道近段时间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中国小米公司(以下简称“小米”)与爱立信的专利诉讼,1月8日,是印度法院批准小米在印度销售搭载高通芯片的手机的最后期限。12月初,源自爱立信提起的专利诉讼,小米在印度被禁,随后,小米净化器被指抄袭日本巴慕达,这一系列的技术、专利之辨,再度为媒体、制造业者、互联网工作者增添了谈资。对于小米的专利之辩,给LED照明企业带来深刻的反省。

晶能光电CTO赵汉民表示,“在LED行业, 也存在类似小米公司的情况。 国内很多LED公司欠缺一些基础专利, 比如:PSS衬底、 ITO、外延、荧光粉, 甚至硅胶。虽然国内很多公司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大的程度, 但是在知识产权方面比国外的公司还是存在差距。”他进一步补充,“相比国内企基础专利技术的或缺,硅衬底LED技术方面则要乐观得多,在外延和芯片环节具有核心关键布局.目前,国内硅衬底LED技术方面的专利已达到230多项,硅衬底LED产品销售远至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

具体说来,在权利形成阶段,注意分清权属,牢固树立保密意识,保护好LED技术成果发明的创新性、新颖性。可通过合同完成与研发人员在发明人、专利权上的约定,规范管理,谨慎开具相关证明,要求员工严守商业机密,防止被不当转移或抢先注册。

在保护阶段,LED企业要加强监控,持续跟进,熟练掌握各技术成果、研发专利进展状况,防止侵权发生。另外,也应自觉避免侵犯他人利益,比如,在LED工程项目开局时进行全面调研,避免重复研究,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运用上,牢固树立证据留存意识,建议采用书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关系,这样,一旦纠纷发生,有助于法官了解事实,减少不利局面带来的损耗。

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的专家则强调,LED企业必须对知识产权更加重视并有所积累,长期投入研发资金和专业团队,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机械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钢管,板材,铝管,铝材,板材钢管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板材钢管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板材钢管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机械之家:http://jixie.jc68.com/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阀门 的产品:
  • 机械阀门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陶瓷头条 空调头条 卫浴头条 洁具头条 油漆头条 涂料头条 地板头条 吊顶头条 衣柜头条 家居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深圳建材 香港建材 佛山建材 广州建材 东莞建材 惠州建材 南宁建材 崇左建材 来宾建材 河池建材 贺州建材 百色建材 玉林建材 贵港建材 钦州建材 防城港建材 北海建材 梧州建材 桂林建材 柳州建材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